根植于群眾之中,時刻為病患著想。憑著醫術立足,依靠仁心濟世,二十九個春夏,桐城市中醫醫院骨傷科,這個甘守寂寞、默默奉獻的專業團體,終于站穩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土地,揚起了一面獨具中醫特色的、為人民服務的杏林旗幟。他們多年來一批又一批接力棒式的付出,理所當然地收獲了來自文都古城父老鄉親們沉甸甸的感謝。
質量第一 花最少的錢治好病痛
桐城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是一個團結、和諧、創新管理、與時俱進的醫療團隊。二十幾年來,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和醫院的培養下,該科醫務人員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嚴謹的工作作風,努力鉆研業務,以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為追求,以保證醫療質量安全為己任,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技術服務。
業務副院長許永福、主任胡長風及護士長姚紅萍特別注重加強科內醫護人員的基礎理論的學習及業務技能的訓練,要求科內人員要做到知識更新、技術過硬。為此,科內定期進行業務學習,規范業務查房,許院長和胡主任帶領大家嚴格按照查房制度,有針對性的分析疑難、危重病例,認真討論診療方案,總結經驗,每周進行業務知識的學習。并利用雙休日時間參加各項學術講座,和省內、外專家廣泛交流,取得了學術團體的認可。目前副院長許永福同志為安徽省骨傷專業委員會常委、安徽省關節鏡外科委員會常委、安徽省康復醫學會常委;主任胡長風同志為安徽省骨傷專業委員會委員、安慶市醫療鑒定專家庫成員;副主任楊凱同志為安徽省康復醫學會委員、安徽省關節鏡外科委員會委員。
骨傷科作為桐城市中醫醫院的特色科室,在治療方面,綜合運用中草藥內敷、外敷及中醫光療、熱療,拔罐、牽引手法,利用中醫藥簡、便、廉的特點,充分發揮了中醫藥治療骨傷科常見病及頑固性疾病的優勢。同時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方法,細化亞??瓢l展理念,派年輕骨干醫師專門進修目前醫學疑難病癥——類風濕性疾病,輪流進修關節鏡下手術微創治療,大大減少了手術創傷,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科內現已熟練開展微創治療脊柱骨折內固定,老年脊柱骨折微創注入骨水泥,患者短時間內即能下地行走,大大減少了術后并發癥,減輕了護理負擔。并廣泛開展了皮瓣轉移治療皮缺損技術。
為了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科室堅持抗菌藥物分級使用,制定使用規定并嚴格執行。處方用藥以療效好、價格合理的普通藥物為主,合理檢查,合理用藥,不開大處方、人情方,從而降低了藥品的比例,減輕了病人負擔。
在業務副院長許永福和主任胡長風的帶領下,該科醫師們積極要求上進,勤奮學習,掌握基本理論,勤于實踐,掌握操作技能,在最近兩年多的時間里,開展了多項四類骨科手術,提高了科室的整體醫療技術水平,培養了人才梯隊,逐漸取得了廣大市民一致認可和信賴。2012年度,骨傷科榮獲安徽省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品Q號。該科護理組注重抓基礎質量,強化基礎訓練,堅持考核考試制度,做到有監督,有檢查,有獎懲。自2012年開展以“夯實基礎護理,提高滿意服務”為主題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以來,進一步規范了臨床護理工作,切實加強基礎護理,改善護理服務理念,努力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使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促進了醫患關系的和諧。
走群眾路線 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骨傷科黨小組現有黨員4名,入黨積極分子2名。黨小組結合骨傷科工作特點,合理安排好業務工作和組織生活的關系。定期召開黨小組會議,學習時事政治及黨的重要文件,在科內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分析科室的工作狀況和員工的思想動態,及時進行協調和化解矛盾問題,使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上級的部署得以及時貫徹執行。
黨小組積極引導先進的青年技術骨干向黨組織靠攏,主動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工作學習情況和思想脈絡,宣講共產黨的性質綱領等基本知識,逐步提高他們對黨的認識,同時在組織發展過程中黨小組始終堅持標準,成熟一個推薦一個發展一個。兩年來先后有4名同志向黨組織遞交了申請書,兩名科主任及一名技術骨干光榮加入了共產黨,為黨組織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臨床工作中他們起到了共產黨員的表率作用,為醫院的建設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骨傷科黨小組在醫院率先開展了“爭創黨員示范崗”活動。“一名黨員一面旗”,以點帶面,在科室充分發揮每個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倡導微笑服務、廉潔行醫的新風尚。近兩年來,骨傷科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不斷提高,病人對骨傷科的滿意度調查均超過了95%以上,據不完全統計,醫護人員拒收“紅包”98人次,金額近10余萬元,收到病人的表揚錦旗10余面,多次受到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的表揚。
溫馨服務 這里不變的主題
“溫馨工程”——這是桐城市中醫醫院骨傷科群體一直以來悉心構建和為之不懈奮斗的四個字。——可是,真的能寫好這幾個看似枯燥做起來卻要滿含恒久激情和感情的文字,沒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做支撐,是不可想象的,更很少有人知道,以業務副院長許永福、骨傷科主任胡長風為首的一群普通共產黨員為此所付出的汗水和艱辛。
住院期間可以瀏覽當天的報紙和電視節目;墻上明確的服務承諾、收費價格和保健知識一目了然;護士引導辦理住院手續、值班醫師給患者詳盡解釋并幫助選擇合適治療方案;患者明明白白消費、輕輕松松治療;隨時溝通的親情式服務;病人與醫護人員零距離;這就是溫馨服務的內涵所在——他們做到了,二十九年如一日,無數個寒暑都堅持,而且隨著時日和科技的進步而日趨溫馨,日漸完美。到中醫醫院骨傷科的病房里走一遭,你會發現,盡管這里的硬件設施不是最好的,但每一位醫生的面容都是親切的,每一位護士的腳步都是輕輕的,與住院病人和家屬聊一聊,都能輕易感受出來他們對這里的滿意和感謝。
前不久,一位九十三歲的唐灣老人左髖部摔傷住進了醫院,經檢查確診為左股骨轉子間骨折。由于患者合并有老年性癡呆和糖尿病,病情復雜,治療難度和手術風險很大。但老人家屬看中了中醫醫院的名聲和服務,堅持在此就醫。經過認真評估和論證后,許院長決定組織科室力量給老人進行手術。由于老人的子女都已六十多歲,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骨科護士長姚紅萍長帶領大家兼顧起照顧老人的工作——洗漱、進食、翻身、拍背、皮膚護理、大小便處理等,夜班,白班,老人隨叫隨到。記得是一天早上,兩頭班護士剛剛給老人做完晨間護理,責任護士王文芳巡視病房時感覺氣味不對,打開被子一看,老人又大便了。由于老人老年性癡呆,滿手、滿被子都是大便,當時又有四位入院病人,大家都很忙,她獨自一人給老人處理,擦洗,一遍又一遍,直至異味消除,換完被子,再給老人更換干凈衣褲,很快半小時過去了,她的臉上布滿了汗珠,看到老人 躺在干凈的床鋪上,她欣慰的笑了,接著,又投入其他工作中。還記得有一位高位截癱患者,剛來病區那天,骶尾部大面積壓瘡,大小便失禁,全身散發著刺鼻臭味,家屬都不愿意接近他,但我們的護士姐妹不嫌棄,不怕苦,堅持為他擦浴、更換衣物、定時翻身、按摩、上藥,病人被深深的感動了,無聲的流下了眼淚,經過一段時間精心治療和護理,病人癥狀改善,骶尾部壓瘡行植皮手術后痊愈,看到醫護人員做了一切,病人的家屬連連點頭稱贊。
前不久,中醫院收費窗口,一位老人正在辦理出院手續。老人的大嗓門“驚動”了許多正在排隊等候的病員。原來是老人正對著收費員直嚷嚷:“中醫醫院骨傷科,醫術好,態度正,收費低廉,嘿,送了紅包,打死也不收!”
老人所言不虛,在市衛生局、在桐城市民論壇,在門診和住院患者口中,人們所聽到看到的,大多是對這里醫德醫風的贊揚。
走過二十九個春夏,中醫院骨傷科借助于醫院病房大樓的啟用,借助于醫德行風建設的成果和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的,2013年的門診診療人次和收治住院病人次,均比2012年增加25%以上,科室的發展迎來了新機遇、步入了歷史的新起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