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天那么藍,連一絲浮絮都沒有,像被過濾了一切雜色,瑰麗地熠熠發光。和煦的陽光,透過明亮的窗戶灑落下來,使單調而平靜的病房變得色彩斑斕。一位護士坐在患者床邊,恬靜地為患者剪著指甲;一位護士站在患者面前,小心翼翼地為患者剃著胡須;一位護士彎著腰,嫻熟地為術后患者擦著身;一位護士欠著身,正耐心地為臥床患者喂著飯;一位護士拍著焦慮患者的肩膀,輕聲地為他做著心里疏導……,這一幅幅的畫面每天都在有條不紊地上演著,而這些畫面的主角都是80后至90后的獨生乖乖女,有的在家里連一件衣服、一個碗都沒洗過,有的還時常在媽媽懷里撒撒嬌,而她們卻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這樣不亢不卑做著在外人看來非常卑微的事情,這是何等的美麗和感人。
記得剛剛接到衛生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部署,全面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要求各級醫院要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時,這些漂亮的女孩露出的為難和委屈的表情,這不是拿我們當保姆嗎?后來經過院領導和護理部地全員動員,培育她們“人文關懷、換位思考、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的優質服務理念、安排科室1:0.4床護比、制定各班次崗位職責、規范基礎護理操作標準與流程、完善健康教育處方等,使她們不僅統一思想、轉變觀念,還在實際操作中切實可行。她們每天精心地完成自己分管患者的情志護理、治療給藥、病情觀察、基礎護理、生活起居以及健康指導等工作??粗粋€個痛苦蜷縮的身影變成輕松自如的背影,聽著擔架上一聲聲絕望的呻吟變成爽朗的笑聲,讀著來時牢騷滿腹的家屬出院時寫的一封封發自肺腑的感謝信……,成就感油然而生,她們有些“驕傲”了,幸福得像花兒在開放。
此刻她們深刻地理解了南丁格爾這樣一句話:護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護理人員卻用真誠的愛心去撫平病人心靈的創傷,用火一樣的熱情去點燃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正是這種永恒的愛心與熱情換來患者的安全感、依賴感,醫生的信任感,社會的認同感。病房內經常會聽到分別來自患者、醫生和探視者的對話:“醫生,我還想再住幾天,因為回家了沒人會像這些護士們一樣細心地照護我,可以嗎?”;“這樣一位90多歲高齡的患者能順利地出院,我們的手術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們的護理工作做得細,最大限度地規避了護理風險,未出現任何并發癥”;“這家醫院的技術及服務態度是公認的好,你家屬在這里醫治大可放心”。
這一句句滿意肯定的話語是一種無形的動力,使這些可愛的護士們每天意氣奮發,輕盈地穿梭于寧靜的病房,展現出一幅幅最美的畫面!
二樓病區 姚紅萍